发布时间:2024-01-19 19:06:53 浏览:
“经过三年转型,京源环保的服务类业务占比从20%升至60%,单体项目营收过去平均不足500万元,如今连续承接单体营收超过亿元的订单,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总集成总承包业务’已经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竞争力和业务重心。” 前不久,京源环保的“智能系统集成中心”项目成功通过省两业融合项目补助。京源环保相关负责人介绍,京源环保作为南通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在政府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下,抓住环保行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从传统的“设备供货商”发展成为“总集成总承包解决方案商”,业务量迅速增长,获评省生产性服务业的领军企业、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龙头骨干企业。 京源环保的蝶变,是崇川区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的生动注脚。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崇川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现代服务业成绩亮眼:去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逾千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占全市GDP总量的10.15%。今年三季度,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7.9%,高于全市20.1个百分点。 “生产性服务业是构筑中高端价值链的核心,在引领制造业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方面举足轻重。”崇川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的同时,崇川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所谓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有研究表明,当服务业占GDP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70%时,城市就进入了以创新为主动能的服务经济时代。 市场活则产业活,企业兴则经济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崇川区高度重视增强市场主体活力,用足政策红利、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对行业领军企业的培育认定,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今年,崇川先后出台《促进服务业持续发展的扶持办法》《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扶持办法(试行)》,释放政策红利。目前,全区有21个项目获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获支持项目数全市最高。林森物流等3家企业获评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中集安瑞环等4家企业获评省级“两业”融合试点龙头骨干企业。今年,崇川区月度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20家,绝大多数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在政府的大力助推下,京源环保积极把握跨界融合变革契机,抢占发展制高点。”企业负责人表示,“总集成总承包”模式成为确保公司未来业务量突飞猛进的一把利剑。目前,“总集成总承包”模式被国家确定为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典型模式之一,以此为契机,京源环保致力于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污水处理一站式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商。 不仅“夯基垒台”,还要“积厚成势”。崇川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区规划特色片区,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先后打造了南通综合物流园、南通智慧产业园、南通综合电子商务产业园等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圆融中心、天宝大厦、天安数码城等商务服务、信息技术主题楼宇。全区现有市级服务业集聚区15家,截至今年三季度,集聚区共集聚企业9445家,实现营业收入364.5亿元,吸纳就业人员7.9万人。 临近“双十一”,位于崇川区文峰街道中江电商港的江苏九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一片繁忙。九一网络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该公司创建的“91家纺网”,已成为全国互联网家纺第一平台,入驻家纺供货商逾7000家,拉动家纺企业销售逾百亿元,有“网上家纺城”之美誉。从线下到线上,“静家居”的店主宋燕平一年多赚数百万元:过去,“静家居”仅靠一个小店面维持,自从接受了“91家纺网”的电商定制服务,其销售收入逐年翻番。九一网络总经理黄永峰感叹,“全国超过70%的家纺产品出自南通,在政府的支持下,公司为这样一个年产值逾千亿的行业提供推广、仓储、物流等增值服务,收益相当可观。”今年以来“91家纺网”营业收入逾千万元,同比增长20%。 面向“十四五”产业发展,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消费升级趋势,崇川区将着力构建产业链双向互动耦合机制,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和技术渗透,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与两业深度融合发展互促并进,努力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不断提高主城区经济发展质量和竞争力。 记者 苗蓓 江姝颖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