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2 14:28:20 浏览:
开云 开云体育开云 开云体育开云 开云体育9月10日,3000余师生齐聚武汉纺织大学阳光体育馆共同庆祝第39个教师节。在《老师我想你》《夜空中最亮的星》《我喜欢》等歌曲声中,纺大学子们手持各色康乃馨,一一礼送给每一位入场教师。一幕幕温馨的画面将节日的仪式感、氛围感、幸福感拉满。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靠近你……”逐光而行,行将致远。典礼现场发布了以王栋、刘侃、曹根阳三位教授的故事为原型,通过“传承”“创新”“协同”三个篇章,制作的主题微电影《追光》。以电影为载体,老师们用自己的微光点亮了纺大学子的日月星辰,勉励学子保持内心的那一束光,做一个追光的人,矢志科研报国,投身民族复兴,传承纺大人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团队在做月面国旗项目的时候,整整做了八年,每天都在失败,那个时候,我也觉得做不出来了。”曹根阳教授传承恩师徐卫林院士教诲:人生是场马拉松,要有韧性地跑。他和团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甘坐八年冷板凳,研制出月球上永不褪色的国旗。 王栋教授放弃海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投身科研,带领团队勇于创新、迎难而上,经过近万次试验,研发出用于生物制药的纳米纤维高端过滤膜,打破美国技术壁垒,建成全世界第一条年产500万平方米的生产线,全面布局多个产业。 “在足球场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位置,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优势的地方,但优势一旦过了,就是越位,将会对整个球队造成毁灭性打击。同理,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个人一定走不远,一群人才能走得远,我们做科学研究,一定要学会协同精神。”刘侃教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寓教于乐,从足球运动中凝聚团队精神,攻坚克难成功研制针对国家分级诊疗系统的便携式检测设备获“挑战杯”创业大赛金奖,近期将推向临床使用。 三尺讲台担使命,一方净土守初心。师生访谈、育人故事分享,纺大教师躬耕教坛、立德树人的精神风貌引领着广大教师厚植师者情怀、坚定从教信念、涵养师德师风,培养广大学生感念师恩、尊师重教情怀,庆祝大会成为一场师生共上的大思政课。 访谈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栋,分享了他在纺大的13年,他非常感谢科研团队师生一同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取得一个个创新成果,也希望未来培养更多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做出贡献。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梅顺齐教授说,“做出特色是一个团队的基础,持之以恒是一个团队取得成绩的关键”,未来,将努力增强团队立德树人、科技自强自立的责任感使命感,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机械学院吴喜春同学分享了和梅老师之间难忘师生缘,蓝色格子衬衫,黑色长裤和一双老北京布鞋……梅老师质朴的师者形象,诙谐幽默的课堂风格,平易近人的话语,深深吸引了当时学习工业设计的他。 育人故事分享环节,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汪枫老师,讲述比赛中艰难克服“面瘫”带来的影响,最终取得历史性突破为校争光。 徐卫林院士口中的“这个家伙”——纺织学院夏治刚教授,讲述了他跟着恩师坚守纺织领域20年里那些最开心的事,走南闯北、服务企业科技攻关,与一大批企业建立了深厚感情和技术信任。 化工学院辅导员雍诚暑期去到800公里外的陕西富平开展家访活动,走学生走过的路,融入学生成长环境,真正读懂学生、走进学生内心。“老师来家访,我们更放心了。”应化12102班郭家越说到,学校点点滴滴的关怀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感动,学生求学深造和投身科研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不远千里回到母校的94级优秀校友、扬州大学暖通空调学科带头人杨卫波教授,回忆恩师武啸洋和张昌两位老师的激励与鼓励,把“只要你坚持与努力一定行”作为人生座右铭,一直铭记母校老师们的教诲,传承他们的衣钵。 学校领导为荣休教师送上红围巾、为荣教教师送上纪念牌,为优秀教职工颁发荣誉证书,为新入职教师佩戴工作证,全体新入职教师庄严宣誓。各地校友们也纷纷发来节日祝福视频,还有校友从千里之外赶回母校只为见上曾经的老师一面、送上鲜花一束表达祝福。 坐在现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研2208班甘琴芳说:“在纺大教师节的活动现场,一首首赞美老师和师生情的悠扬歌曲,一句句学生对老师们真挚的感恩祝福,无不凸显出纺大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令人心生动容。此时此刻,我想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渴望更加坚定和浓烈。” 学校委书记田辉玉强调,学校隆重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在纺大,正因为我们2000多名这样优秀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在的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引育、服务社会、服务保障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成绩,纺大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每一个“纺大人”的努力。最后,他勉励在场的每一位老师要担当大使命、砥砺大德行、精研大学问、涵养大情怀,努力成为“大先生”,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讯员郑婷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创新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但是,盲目创新不可取,更不能为创新而创新,一定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洋、不唯他、只唯实”。 未来的建筑可能由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材料建造而成,比如利用经过基因改造的微生物,生产拥有各种先进性能的生物混凝土。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则在红细胞中发现了一种酶,该酶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产生碳酸钙晶体,让混凝土自我修复。 “把贫瘠低产的盐碱地变成枝繁叶茂的‘吨粮田’”,“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兆辉与同事们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实现了上述变化。刘兆辉向记者表示,盐碱耕地质量和产能协同提升是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抓手。 记者从11日召开的2023北京数字交通大会获悉,目前我国超过3500公里公路完成智能化升级改造,京雄高速河北段、沪杭甬高速、杭州绕城 复线、成宜高速等一批智慧公路已建成运行。 开源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信息共享、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近年来,我国支持开源发展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开源技术在众多关键领域得到了更深入和广泛的应用,国内开源生态建设日益向好。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在轨飞行期间,曾于2023年5月5日撤离空间站组合体,独立飞行33天后再次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继续开展了相关空间技术试验。 作为天津工业生物所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团队中的一员,该所副研究员杨建刚至今回忆往昔仍非常激动。 过去半个世纪,受利益驱动,这里粗放无序开采,数十万人在山里工作、生活,小秦岭森林出现一块块“斑秃”,地表崩塌,河流污染。灵宝市朱阳镇红色文化厚重,拥有30个老区村、53处红色革命遗址,其中灵宝朱阳革命历史纪念馆是省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 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服务线年启动建设至今,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服务线亿人次,在推动科普公平普惠、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具体来看,全国达标实体科技馆实现省级全覆盖,地级市覆盖率达65.9%,县级科技馆超220座,中央财政补助免费开放科技馆377座。 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华彦10日告诉记者,近年来的持续监测显示,中华穿山甲栖息地质量不断向好,野外种群数量正在恢复。华彦说,目前在广东、江西、浙江、福建、海南等10个省份均发现中华穿山甲踪迹。 记者10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海油工程总承包的多圈层立体塔基观测平台已建造完成,标志着我国这一海洋科学观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即将“上岗”。 敦煌授时台位于敦煌市东北部,总1.8亿元,建设周期3年,建设内容包括增强型罗兰发射系统,以及半径300米、塔体高度278米的天线系统等,并在敦煌市城区建设一座授时监测站。 一列底色银灰、车身绘有红橙黄三色“飘带”飞舞的动车组停靠在福州南站,车身上金黄色“复兴号”三个大字分外醒目,中国设计时速最高的跨海高铁——福厦高铁不久前迎来“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首秀”。 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等优势,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二。 2023年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于9月1日至5日举行,始于1924年的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今年迎来了99岁生日。历史上,爱因斯坦曾是该展会的热心观众,许多当年炙手可热的德国电子消费品牌如根德、德律风根也成名于此。 本次发现的角龙类恐龙化石体长约1米,全身骨骼保存近乎完整。化石修复团队负责人、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张福成介绍,一般认为角龙类恐龙演化由原始到成熟过程中,头上逐渐出现大型角等头饰,行走方式也从两足转向四足。 本次科学考察是的二十大后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首次北冰洋科学考察活动,也是我国科考船第一次抵达北极点区域开展综合调查。 北京时间9月7日02时1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中国高铁“出海”迎来里程碑时刻!9月7日,随着一列融合印尼本土文化的红色和银色涂装、配有印尼国宝级动物科莫多龙抽象纹理图案的动车组上线